記得大二那年有堂選修的『造型原理』課程,授課教授因為無法忍受本班作業整體表現不用心,在本來要接著上的第二堂課一開始,氣憤地留下了一張手寫的A4紙黏在教室門口便走了,上面寫著『這是設計不是勞作』,當時我們無法完全理解教授真正惱怒的原因,還甚至把『這是設計不是勞作』這句話當作本班最新的口頭禪,掛在嘴邊調侃彼此的作品。

我們都畢業8年了,現在回頭來看這番話,似乎領悟出當時教授無言的背影代表著甚麼樣的灰心,如果有機會重回現場,能擁有現在的這番領悟,我們應該要羞得下個禮拜也不敢來上課了,因為我們錯把『設計』看成『美勞作業』,把設計看得太過膚淺了。

我常在所謂『設計師品牌』的商品上得到許多的問號,覺得一個不切實際(可能不會被頻繁使用)、打著會心一笑的概念為何要被量產出來?如果只是為了送禮大方而不管日後是否會使用的前提而設計的話,那應該要稱為禮品設計而非生活用品設計。深深覺得從事設計其實也是一份需要良心的事業,需要對其構思的想法去檢視其功能及意義面的價值,比方說一個手機設計師今天因應產品定位需求,而選用了『IMD』的製程量產,話說『IMD』可以取代噴漆減少有機溶劑的汙染,但百年以後,手機設計師都化成灰了,當初那位設計師決定的酷炫『IMD』製程的電池蓋,因為難以回收再製還留存在這個世間。

也許從事設計的人都會說很無奈,必須要依循著管理層的意見或是產品定位而進行設計,但是在職權範圍內仍舊有許多次的機會可以做出正確的抉擇,讓產品誕生得更有價值與意義,或是使產品具有較長的使用循環(當然產品的生命週期越短企業越有機會獲利)。參加業外的設計活動雖說像是一種解放與抒發,難得擺脫平日產品開發的種種束縛,但展覽本身是具有『示範』及『社會責任』,即便一個以趣味為主題的workshop也可以是經過嚴肅討論及設計師本身深思熟慮後的產物,不僅幽默也實用,不然你就得要有無比的美感,像Starck的外星榨汁器無用卻暢銷。

話說究竟『勞作』與『設計』之間的分水嶺在哪?這是台灣目前設計活動當中的普遍問題,可能連許多資深的設計人都還摸不透而誤把『勞作』等級的作品以『設計』之名呈現給普羅大眾,加上台灣媒體時常無料可報,記者也未曾對所報導的內容做深入了解,便以『創意』之名報導出來,而造成一般台灣人對於設計有著錯誤的印象,會不會台灣人所認知的『設計』其實是『趣味勞作』?而設計師就這麼興沖沖地辦展甚至量產了?

 




何謂『IMD』?

只要是於射出模具內裝飾的工法,皆屬於IMD的範疇 (In Mold Decoration),

依細部工法分類如下表:

IMF (Forming)預先做好3D-Forming 拉伸成型 ~ Film會留在外觀表面形成保護層
主要用於立體外殼、 面板、 視窗適用於3D立體
可使用 絨毛、 織布、 皮革、髮線、表 面紋路處理..等處理。
模具可與噴漆..等其他製程共用
使用單片Film作業,以機械手置放於模穴進行射出成型。

IML(Laminate)(Label)俗稱模內貼標 ~ Film會留在外觀表面形成保護層
主要用於平面產品或大弧面面板、視窗、瓶罐
可使用 絨毛、 織布、 皮革、髮線、表面紋路處理..等處理。
模具可與噴漆..等其他製程共用
適用於一般平面產品
使用單片Film作業,以機械手置放 於模穴進行射出成型。

IMR (Rolling)模內轉寫~油墨轉寫後FILM撕離不留在表面
只用於平面產品或大弧面面板、視窗
不可使用 絨毛, 織布, 皮革, 表面紋路處理..等處理。
印刷、開模技術掌握於日本手中只能付錢等取回做後段射出,幫日本射出代工
開發期長設變困難
需大量風險較高
使用送箔機捲對捲作業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fehoriz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